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

再談暗戀這回事


      與同事談起戀愛這回事,聽到他說一句很有道理的說話:「愛一個人,並不一定要與他在一起。」

        他的立場是:愛情的感覺很奇妙,稍對著一些會「過電」的人,也很容易有這種微妙的感覺,甚至會喜歡上他;而他一年365日內,也喜歡過不同的人,難道這樣又要與他們在一起?而伴侶只能有一個。

         愛一個人,亦不等於要與他在一起。有人覺得,他的說法很「虛」,亦有人覺得他說得不無道理,而我則偏向後者 (不過,我不會無時無刻愛上別人的..)

        其實,他的一席話,使我的思路通了。想起自己一直為著那個不能觸碰的蓮花,痴呆了多少個寒暑 (誇張之談,近2年而已),回想起來,真覺得自己有點傻。那時還不時說:「愛上這個人,真是造孽,準是前生虧欠了他。」因為,當時覺得這個感覺把我的情緒 拖進泥坑中,而且沒有半點出路。有時,亦會為自己的「痴情」而充滿罪咎感,怪自己為何愛上一個這樣的人,弄得自己這麼辛苦。

       多想一層,做人真的很沒辦法,現實社會太多限制,有時喜歡上一個人,又礙於他的身份、現實環境,終止了一切(在一起)的可能性。對很多人來說,因著那種無法觸碰、可望而不可即的無奈,使人傷心苦澀。

     但其實,這樣也很無謂。

     愛上別人並不是罪,愛他,並不等於要佔著他的實體,不一定要與他發展;雖然身處的現實環境充滿限制,但現實卻無法把你的感受抽去,亦即是說,倘若你愛上他, 別怪責自己,你大可以肆意地在精神上繼續愛著他,當你見到他,即管多看幾眼,讓自己開心一下,猶如看見偶像一樣;反正也沒有人阻止你,即使是當事人,他亦 無權去阻止你。

      我的說法並無什麼理據,亦無什麼說服力,其是有感而發。不過我想說:現實環境充滿限制,不是你想有便有,不如倒轉過來,想想自己能擁有什麼,而非想著無法與他在一起的苦澀,其實又何必把自己弄得這麼傻瓜呢?

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

看書

對話一則

有位朋友對我說:「我很悶。」

我說:「悶就看書吧﹗」

「好的,有什麼建議?」她用懶洋洋的聲音問道。

我隨口說:「看某某的書啦,例如(書名)」

「我早在中一的時候已看過了。」她說。

我再想開口問時,她再說:「不過我也不明白它說什麼,純粹看了故事的內容而已。」

何謂看書,何謂真真正正的看書?你會不會純粹是seeing 而不是 reading?

最低級的閱讀:seeing,純粹看著書的文字行距

第2低級:(以小說為例) 知道書中的主角為何人,大概的故事內容,不過,情節與情節之間的關連、細節可能在短期內忘記。

之後:知道內容、角色、脈絡,大概能講出來龍去脈和意思

另一個層次:清楚書中內容大要、中心精神,並從中欣賞它的文學手法

同一層次:清楚書中內容大要、中心精神,沒有欣賞文學手法,但了解書寫背景

再上一層:清楚書中內容、大要、文學手法,並思考到書中的中心意思、當世環境,反思現今社會有否出現這些情況。

這就是reading了,真真正正的閱讀。那管你在咸豐年代看過這本書,如果不明白的話,也是徒然。這不是代表你很棒,而是代表你在年輕時,知道閱讀是一個重要的習慣而已。

當然,這是我本人的想法,以及對該朋友所說的話作出小小的反思。

2013年8月16日 星期五

埃及血腥屠城

自周三開始,埃及軍方血腥屠城,根據埃及官方的報導,鎮壓事件發生至今,死了525人,傷了3717人。事件的源頭是軍方銳意推翻來自穆斯林兄弟會的穆爾 西總統,在今次的鎮壓中,更加引發了全國的穆斯林兄弟會和穆爾西的支持者起來抵抗,並且要推翻軍方的政變行動。穆爾西是由人民選出來的總統,是埃及民主進 程的體現,但卻由軍方親自把他拉下馬,並軟禁他。

看到這些新聞,當然覺得很唏噓和心酸,政治總是把人命推在一旁,無辜的人民就是在這些進程中犧牲。

同 時,這使我想起過去與該事件相類似的歷史事件,有報章更以此事件比六6.4天安門事件。其實,不單是6.4事件,在1988年的8月8日,緬甸同樣發生了 軍方血腥鎮壓事件,史稱「8888民主運動」。(而在2007年9月,緬甸的JUNTA亦有作出鎮壓)。再數數過去在二次後重建的國家,以東南亞為例,在 民主進程下掙扎的國家有不少,大部分也就是透過流血來換取回來,柬埔寨經歷過赤柬政權的血腥洗禮後,至今也至少是個所謂的民主國家(當然,國家內部有許許 多多的問題)

姑勿論這些新興或二戰後國家的發展有著特殊的格局和路向,民主政體總是發展得很衰弱,但我們可以好肯定的是:每個國家經歷每 一個進程,尤其是民主的進程,是必須付上很大的代價,是要以人血人命來換取,但人們的態度卻有著萬死不辭的精神。民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,它是要我們敢於去 掙,即使他們的歷史背景未曾容下民主的根基,但人民卻敢於去爭。

看到之後,感受很深,我們活在安樂的環境中,每天也是聽著人們喊著「和諧 和諧」、「包容包容」,甚麼血腥鎮壓,對我們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的事,故此我們只能看到那些無謂的派別天天說廢話;別人呢?別人就死在血腥鎮壓下,而且還 死得很慘。政治的事,平民有權干涉,但其實是無義務去承受政治帶來的一切苦痛。


一發不可收拾的林慧思事件

林慧思風波已變成了一個膨脹得快要爆的氣球,但這個氣球何時會爆炸?可能,它只會變大而不會爆。

這風波由「粗口罵警」演變到今時今日的地步,期間有特首出來為警隊撐腰,並要教育局就此事提交報告;而且,今次事件竟嚴重得要交由重案組調查,甚至引起警隊想就辱警罪立法而作重新討論,又有報章(大公報)為此而舉行內部論壇討論。

其 實,在今次事件中,雖然林慧思當街講粗口罵警有不當之處,但事件發件到如此地步,難免也會同情她。一個小市民,竟使到特首、整個警隊、建制派人士高調譴 責,甚至是要重新討論辱警罪立法,連日來被人精神上逼迫,真是好可悲。若然不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,我真的會以為林慧思是個大惡人或是犯了什麼滔天的罪行, 打趣地說,隨時可能連打劫銀行的大盜也不會連日被人指斥。今次事件,動輒挑起整個政治機制「批鬥」小市民。真想說一句,特首眼下有許多正經事要處理,而且 面對如此多政治危機,或管治班子問題,為何還要在為事件火上加油?

拋開什麼「前線警員多年秉持POE MODE,在執勤時死忍爛忍」等問題,說句老實話,是不是因著林慧思事件,從今以後就能杜絕一切所謂罵警的事?是不是要就今次事件,向市民來個下馬威,並 要作一些「辱罵警員」作出指引?若然真的就事件而立法,我真的有點驚,如果萬一不小心,生氣得過了火候,再加上我有某些非偏建制派的政治取向時,在執勤警 察面前生氣得說了一句粗口,會不會隨時被人拉上警察局問話,關我一天半天,或被人秋後算帳?

不過,題外話,如果我是林小姐,定會感到不枉此生,因為,在自己的一生中有如此難忘的經歷,而且能引發出如此複雜的問題:先是被引起兩陣的集會對峙,再而有特首介入要教育局交報告,現在更搞出要重新討論辱警罪立法。

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

話說當年:JUPAS放榜


       201389日為今年的大學聯招(JUPAS)放榜日。久違了的JUPAS,因著妹妹是本年度的DSE考生之故,使我們與它重新扯上短暫的關係,亦在這段時間挑動我們緊張的神經。    
 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
      Jupas這機制,年復一年,每年也有無數的人在大學聯招中浮浮沉沉,現在,更成了大部分學子的人生必經階段之一。
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        5年前8月,我也曾面對過放榜前後的緊張刺激,記得那時經歷過1st roundClearing round1st round 是入了band C (9)的結果,是教院的科目;之後再透過appeal A-LEVEL成績,升了Grade之後再選了回本身所選的結果。

       說起5年前,使我不得不去追憶當年……
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          5年前,我和同屆的同學仍是個中學生,雖說是個歷經會考洗禮的學子,然而仍像長不透的孩子,上課時,閒來也會頂老師的嘴,不時笑某個教中化的老師「不備課」、「沒有半點墨水」、「胡說八道」,又會在上課時分睡覺、吃東西等,亦會選擇性上課 (那時時常聽到一句:「我今天下午才回校,費事上某UE老師的堂浪費時間﹗」),這些行為,也是體現出一個沒多成熟的少年之舉動。
 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
       雖說,時常聽到同學們抱怨,怨應試的日子好苦,怨那2年的預科時期好像中日抗戰一樣打持久戰,總之時常也會聽到他們的唉哼嘆息;但這種日子,其實也倒令人懷念,懷念那種非苦而甘的感覺,人心也在此時顯得單純起來。
 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
         回想起當年,真有著說不盡的唏噓。5年,雖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,可是,這5年我已經歷了大大小小的變幻,有點覺得,自己的往事好像不屬於自己。

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

警察政治中立

        林慧思事件引發出警員政治中立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  警方昨日表示聲明,說劉達強沒有違反《警察通例》中所規管的「政治活動」;之後,連特首梁振英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也出來表態,並認同警方的說法。但 警方對政治活動的界定與公務員事務規例對之的定義,又有相當的出入;而且有不少議員等亦批評有關「政治中立」的定義非常不清。

        究竟,我們作為市民,應如何自處?畢竟,自己的看法總是存在著很大的偏頗,加上本身對公務員團體的厭惡,少不免也會出現bias,如先前有篇「林慧思風波」的文章中,笑劉達強的說法是出師無名,說警方在指責別人的同時,自己也是大行其道,足見自己因為職業病而產生的意氣想法。當然,警方的做法確實惹人煩躁和不齒,而且還自己人幫人自己得如此「出面」。
 
      而今天《明報》A03的社評 (標題:警版「政治活動」有損中立政府須釐) 的講法很值得我們作為市民去參考:

該評論說道,有關警方在界定「政治中立」上模糊不清,而且顯然易見的是:他們的解釋說法是有「自欺欺人」之嫌,並將政治中立準則變成「隨意搬動的龍門」,故有必要向公眾解決何謂「警版政治活動」

首先他們指劉氏參與當日的集會並非「政治活動」時,但在場的團體卻有人民力量、熱血公民等政治組織,而且有不少是高舉龍獅旗、雪山獅子旗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,「政治意涵極其濃烈」。故在定義「政治中立」上是「咬文嚼字」。

有一句我非常認同,並認為香港市民歷經了這麼多年的政治爭拗,眼睛也變得雪就起來,懂得界定是與否。(「警方和警務人員協會就何謂政治團體、政府活動咬文嚼字,說這次集會並非政治活動,對生活在香港、親歷無數政治爭拗、遊行集會場景的市民,毫無意義。」)

另外警方的聲明指劉達強已交了委任證,是不能再行使警權和職務,但由於他仍受薪,與警方仍有關係,而非「不是警務人員」。故再一次說警方是「自欺欺人」,並維護劉達強的權益。
 
而且,擔心「若警務人員可以參加他們自行定義的集會活動,則其他本來要奉行政治中立的政務官、新聞官和首長級公務,豈非也可以自行定義集會活動。」亦即是說,其中政治中立就變了「隨意搬動的龍門」。

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

類固醇後記(二)

        本以為,今次覆診能聽候「佳音」 - 減藥,誰料,類固醇的份量非但沒有減少(依舊是1.5粒),而且還另加了那名為甲氨喋呤(Methotrexate)的份量,而葉酸也加了1粒。我望穿秋 水,等著那不用服食類固醇的日子。結果,等了又等,真是有點擔心要等到世界末日的那天。到底幾時才能不用再服食類固醇?

      我服食類固醇的日數漸多,覺得自己猶如掛著一個計時炸彈,不,我也不知道應如何形容這種感覺。例如,因為服食類固醇會變肥和水腫,故此,我每天也會限制我的 飲食,務求減慢變肥的速度;但真是好難受,什麼也不敢吃,吃正餐也要盡量少油少脂肪,好像別人減肥一樣.....晚上與朋友聚會時,又或因工作應酬(又酒 又肉又油),真是吃完一頓也心慌慌。總之我就不懂形容這種感覺吧。

     也許,這種感覺就是坐監的感覺。

     有朋友說:「你不擔心服後有其他症狀如失眠、免疫力減低、高血壓、糖尿等,究竟是驚變肥!?」試想想,如果自己的食慾不斷增加,而無法控制自己的食量的感覺,每星期看著自己肥幾磅,就真的非常恐怖了。

    這個身體,最好在我轉行的時候回復正常,若不夠健康,我怎去搏?

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

則笑聞:「新聞系面試生:想做主播因為我靚」

今天看到一則可笑的新聞:那些出爐不久的DSE考生到恆管(恆生管理學院)面試新聞系,有不少學生是父母陪伴到場,並為他們打點一切,又教他們如何在面試 時回答;而且,有些同學被問到部分時事知識,如斯諾登和陳茂波為何人時,有同學不懂回應,而且更有女同學表示:因為自己「靚」,故想做主播。都不知是可笑 還是可悲,按道理,這些同學也有讀通識吧,難道讀通識也無法為他們補給時事?不過這可能也是一少撮人吧。

繼林慧思事件的看法


         今天明報的頭版為「劉達強:執法指引不清晰 警成示威出氣袋」。「林慧思事件」說了好一段時間,想停下來也有點難,本來是一件較小的事,卻釀成今時的局面,更讓整個社會反思到警權、警察內部文化、親中與反對派在示威時的「待遇」等。

        這名於當日參加過反林集會的退休前休假警司作出申訴,其中,他表示警員成為市民的合法出氣袋是因「政府失職」所致,而且當中的「請示文化」(前線警員不能 隨便對遊行示威者採取拘捕行動,而是要請示警司級以上至總區指揮官,而再作相關決定),故因而出現了一些秋後算帳之嫌,即好像佔領中環秘書處義工的陳玉峰 的事件一樣。他又表示前線警員近年面對壓力與日俱增,尤以示威者於近年時常挑釁執法警員。此外,他又指出,自己今次參與集會的目的是「支持警隊嚴正執法, 粗鄙文化遠離校園」,故他不認為有什麼問題和政治中不中立與否。


      說到政治中不中立,其實也很敏感,他參加這個集會的目的為「支持警隊嚴正執法,粗鄙文化遠離校園」,這句話當然沒有涉及什麼中立與否的問題;但問題是:由 於這件事的源起就是青關會(香港青年關愛協會),而這個組織與建制派有著密切關係,再看看其背景、組織內人物,以及過往的事例 (如以暴力襲擊悼念六四的市民),加上又嚴加追狙法輪功的攤位;同時,那些愛字頭的組織弄得亂一團時,警方對他們總是一個平和的態度,但對其他勢力的團體 卻諸多限制,所以令人產生了上述想法。而且在今次事件中,警方又對青關會的行為卻沒有加以阻止,而且讓他們繼續挑釁別人。故他很難從這些敏感的情況獨善其 身,亦難以讓人信服。


     雖然,本身亦不太贊同法輪功的做法和中心思想,但說到底,他們也有應有的言論、集結的自由,這些組織能享有這樣的表達自由,難道反對聲音就沒有自由了嗎? 真是令人不恥,所以說,他們就是公然地「只許州官放火」,作為普通的香港市民,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。

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

規範內地旅客的不文明行為

(一)

星期日當天,看到有關國家旅遊局「出招」規管內地旅客在旅遊時做些不文明行為的報導。當中的規管是以《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 公約》及《中國公民出國旅遊文明行為指南》為藍本,並附於簽署旅遊合同的文件中,而那些所謂的阻嚇就是「罰款二百至五百元人民幣,並處以5至10天的行政 拘留」。而且,又強調要導遊或領隊要作宣傳文明行為和負責監督遊客,若當中的團友仔有不文明行為,便會追究那個導遊或旅行社。

國內旅客的 不文明行為早已傳遍環球,例如隨地大小二便、破壞古文物和環境、不守秩序、在公眾地方高聲喧嘩等等,都是國際間的大笑話。今次的旅遊規管又能起多大的作 用?真是讓人疑惑。好像它的刑罰又有沒有阻嚇作用呢?真不得而知了。帶團的導遊又會否「隻眼開隻眼閉」視而不見呢?他們說那些旅客在國外若做了不文明的 事,也有可能被人捉或罰;但會不會是做了很嚴重的過錯才招致這個結果?不過,多說無謂,我們即管「放長雙眼」,好好地看看他們有沒有改善吧。

===============

(二)

在篇幅中,訪問了2個受訪者,其中一個是內地的年輕人,他表示:「老一輩人有很多不文明舉動,讓人覺得內地旅客都是這樣子...」。

題 外話講句,其實內地人沒公德的行為,實不只發生在老一輩人的身上。讀大學的時候,我們時常聽到同學們(尤其是住hall的同學)投訴,說他們的內地 roommate或"toilet-mate"經常把廁所弄髒,嚴重時更出現糞堆在廁板上的情況,又或者有人說他們的衞生情況很差,總不愛在餘廁後沖廁或 把穢物抹到廁格的牆上,諸如此類。可能這些情況有以偏概全之嫌吧。

不過,其實我想起另一些東西,就是文化墮距 (cultural lag)。

由 於經濟、科技、物質上的發展過份急促,人們的思想、文化、行為或法制追不上前者的發展步伐,仍然停留在某一個階段,產生滯後,就會出現文化墮距 (cultural lag);又或者可這樣說,文化趕不上科技等的發展,而導致社會出現了許多衝突。而中國的社會就是這樣,在經濟開放改革出現後,需要有不少人因而富起來, 而且很多先進的科技意念隨之而來,可惜的是,當中的有關法制或文化思想的成熟度不足,且無法去填補高速經濟與科技下的法律或種種的漏洞,以招致一系列的毒 奶、假蛋、假鹽、假狗糧的事件。

為何把中國公民的公德心扯上了文化墮距?其實都是有感而發,想到這些國人在沉浸在泡沫幻影的「盛世」底下,享受著各種如霧似幻的消費生活,但其文化水平(包括公德心在內)仍然在某個位置,無法跳上這個標準尺度,總是無法學得更守法、更有禮。

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

對「林慧思風波」的感受


        小學女教師林慧思就是繼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之後的「香港風雲人物」。為到這位老師的一句髒話,引起全城騷動,昨有旺角街頭的粗口罵戰、和連日來的多番的批 評,亦同時引起一些人平時心深處中所謂的「道德價值」。那些反對林慧思的人(當然以警方為主軸,因為他們指被辱罵),一時之間就變成了正義的道德君子,嚷 著不能讓「歪理、不義、悖論,放到我們下一代的校園」。聽罷,也不禁笑了一下,因為他們平時在工作時的談話間也會夾雜這些字詞,反轉過來就強烈呼籲:不能 讓粗口文化影響校園,是不是有點搞笑?既然提出這樣的道德口號,他們就應該身先士卒,帶頭造出一個不說粗口、正義的形象,一改過往的模樣,從而再去聲討他 人吧。

         當然,這些感受,其實這件事的真正動機和意義不是我上述的東西,只是有感而發和笑笑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 林慧思為了替法輪功抱不 平,忍不住說了一句髒話去罵警,就被人群起而攻之。極具地位的公務員工會華員會,在事件發生後,也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林慧思;當日,我身旁的工會前輩在晚飯 時亦對此不斷批評。現在,我們可以更加清楚的是:警察當值說髒話罵人,就是天經地義,對示威者動粗,是合乎情理的事。教人能否不擔心警權會逐漸變大呢?他 們在執法時,在什麼情況可以打正旗號去向人動粗,真是無人知曉。究竟當中的執法準則又藏到那裡?

       看到這些事,實難以讓人不感氣憤,但可悲 的是:我本身的工作,時常要與公務員團體合作,並從中理解更多公務員政策的問題;而在這件事發生後,有團體的主席不時轉發有關捍衛警察言論的訊息予我,其 實也頗無奈,誰叫自己是站在這個位置呢。公務員,就是有著高高在上的地位,自恃是人才,就把自己塑造出一個得天獨厚的地位,就是「大哂」。